“转”来的处罚
现如今,、支付宝的广泛运用改变了人们的支付观念,出门时的钱包也逐渐被智能手机所替代。不过,、支付宝这些“钱包”在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麻烦事。这不,夏邑县今年就有两人因为转别人钱包的钱而构成盗窃受到了法律的处罚。
9月24日下午,辖区居民宁某到马头派出所报案。据宁某介绍,9月23日上午,宁某骑电动自行车回家后把手机放在前车筐内,后来发现手机不见了。当时心思手机不值钱就没报警,第二天去手机店买了一部新手机登上发现钱包里的钱不见了!3149.84元钱被人转走。
案件回顾
在宁某不知道的情况下把钱转走,嫌疑人的行为已涉嫌构成盗窃罪。民警通过进一步侦查,获取了宁某的钱包的转账记录。通过查询受害人的转账记录,发现宁某钱包中的钱是在9月23日下午被一个名叫段某某的人分两次转走的。经调查发现,段某某系马头镇人,在街上经营着一家超市。
9月24日下午,民警将嫌疑人段某某抓获归案。经讯问,段某某如实交待了作案过程。
9月23日,其奶奶捡到一部手机交给了他,段某某打开手机后看到钱包中有3000余元钱,于是就尝试着破解支付密码。后来他在宁某手机的电话号码本中发现一组数字,既不是手机号,也不是电话号码,于是猜想可能是密码。他一试正是支付密码。于是段某某就通过扫码的方式把受害人宁某手机中的3149.84元钱分两次转走。
捡拾手机,本应该归还失主。更不该心怀叵测,动用别人的钱包,段某某因涉嫌盗窃而被夏邑县公安局刑事拘留。无独有偶,2018年4月,骆集派出所也侦办了一起盗窃案,也是因为转帐而引起的。
周某自小生活在山区,不会使用支付。赵某某与周某同一宿舍,他帮周某下载,绑定银行卡,设置支付密码。赵某在网上赌博输了钱,于是趁工友周某不在寝室,拿到周某放在宿舍枕头下的手机,通过转账的方式把周某钱包的5000元转入自己的里,并将自己手机的零钱明细记录全部删除。
如何守护手机内的钱包?当前,智能手机都提供了密码、指纹、图案等开机保护设置,在购物消费、转帐还款时都需要用到支付密码。在此,夏邑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一、在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时,要设置手机解锁密码和支付密码,并妥善保管好,不能把所留的密码记录在手机通讯录或手机与手机套的夹层内;二、在输入手机解锁密码、支付密码的时候,尽量确保身边没人或用手挡住,别被身边的人看到;三、要定期更换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版权声明】汽车时代网提醒您:请在浏览本网站关于《零钱明细怎么删除 零钱明细为什么不能删除》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chief-editor#autotimes.com.cn,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