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长寿——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彭祖
相传彭祖活到700多岁时,仍旧耳不聋,眼不花,背不弯,腰腿不疼。商朝的国君派人去询问他长寿的秘诀,彭祖回答说:“服用滋补身体的草药,颐养性情,自然就会长寿了。”
来人又问他的身世。彭祖悲凉地说:“我还没出生,父亲就去世了。三岁时,母亲又去世了。我出生以来,战乱不断,在外漂泊也已经有几百年了。相继娶了49个妻子,有54个孩子,可是如今也都去世了。”
据说在这之后,700多岁的彭祖又活了很多年才去世,成为传说中有名的寿星。
六艺——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春秋时期,有个叫子桑伯子的人,不喜欢各种繁文缛节,甚至公然不穿戴衣帽。
孔子听说了,就去拜访子桑伯子。当孔子回来时,学生们都说:“您这样一位遵守礼仪的人,怎么能去见子桑伯子那样没有教养的人呢?”孔子回答说:“他太不讲究礼仪了,我去见他,就是想让他有所改变。”
礼仪是孔子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还有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等。这六种技能分别被称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相传孔子有学生3000多名,其中72位精通六艺,被后世尊称为72贤人。
周朝的见面礼——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北朝有个叫元慎的人,学识渊博,擅长解梦。有一天,他的朋友梦到自己射中一只大雁,觉得很奇怪,就跑去问元慎。元慎听后,忙起身说:“恭喜恭喜,你不久以后就会被任命为大夫。”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周朝人朝见天子时,都要按照官职,拿各种不同的见面礼:卿要拿羔羊,大夫要拿大雁,士要拿野鸡。后来,见面礼的规格就作为身份的象征,在各种场合流行起来。
元慎就是根据周朝见面礼的规格,判断朋友将高升。说来也巧,不久以后,他的朋友果然被任命为大夫了。
巫马期坚守仁义——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路和巫马期在山上砍柴,看到富人们在这里停车百辆,游玩畅饮。
子路就问巫马期:“如果让你保留现有的知识,但不让你继续学习,终身不再见到老师,得到像这些富人一样的生活,你愿意吗?”
巫马期长叹一声说:“老师曾经说过,为了坚守自己的节操,志士仁人不怕掉脑袋,不怕沉尸沟壑。我每天披星戴月的学习,就为了让自己有所长进,老师就是学习道路上的路标,时刻指引着我。怎能为了区区富贵,就放弃老师和学习呢?”他一边说,一边气愤地把镰刀扔到地上。
子路心中惭愧,就背着柴,一个人先回去了。
周朝同姓不婚——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在陈国时,陈国的官员问他:“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鲁国是礼仪之邦,国君当然懂得礼。”
孔子离开后,这名官员对孔子的学生说:“你的老师不公正。鲁昭公迎娶吴国国君的女儿,对她非常宠爱,取名为‘吴孟子’。对于这样的国君,你的老师还说他懂得礼,真是太不公正了。”
你知道陈国官员为什么这样说吗?原来,周朝禁止同姓的人结婚。鲁昭公姓姬,吴孟子也姓姬,同姓通婚,不符合礼制。孔子对这种违礼的行为没有指出,所以受到了批评。
【版权声明】汽车时代网提醒您:请在浏览本网站关于《六义指的是什么(孔子提出的六艺分别指什么)》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chief-editor#autotimes.com.cn,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